你知道嗎?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3.3 億,其中腦卒中1300 萬,冠心病1100 萬,肺源性心臟病 500 萬,心力衰竭 890 萬,風濕性心臟病 250 萬,先天性心臟病200 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 萬,高血壓 2.45 億。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所有疾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特別是農村地區,近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持續高于城市。心腦血管疾病住院費用快速增加,年均增速遠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增速,成為巨大的公共衛生負擔!
關愛心臟,我們首先要了解它!心臟是“勞!,了解它,呵護它
血液循環的主要功能是物質運輸 :將營養物質和氧氣運送到全身器官組織和細胞, 同時將組織和細胞的代謝產物、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運送到腎、肺、皮膚等排出體外, 以保證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血液循環路徑中任何一部分發生病變,如心臟的“閥門”打不開(瓣膜狹窄)或關不上(瓣膜關閉不全)、心間隔有“破洞”(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心肌收縮力不足、肺部疾病、血管病變等,都會直接影響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和心臟功能。
知曉“心健康密碼”,做到“心中有數”!
01
密碼一:60100
“60100”代表靜息狀態下的正常心率,每分鐘 60~100 次。
心率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而產生個體差異。心率變化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心率過快或過慢(低于 40 次 / 分)都提示可能存在心臟問題,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尤其是伴有心悸、胸悶,甚至暈厥等情況者,更應盡早就醫。
02
密碼二:14090
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仙草百痛康官方旗艦店官網的主要危險因素,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且血壓水平與心肌梗死、冠心病、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呈正相關。與血壓低于 110/75 毫米汞柱者相比,血壓為140~149/90~94 毫米汞柱者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 2 倍,血壓高于 180/110 毫米汞柱者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 10 倍。
高血壓診斷標準是:非同日三次測血壓,收縮壓≥ 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 90毫米汞柱。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一般為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冠心病等靶器官損害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更嚴格。
03
密碼三:2.6
“2.6” 代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要控制在理想水平2.6毫摩 / 升以下。
脂質代謝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或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 C)增高,載脂蛋白 B(apo 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降低,載脂蛋白 A(apoA)降低。目前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具有確定的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此外,脂蛋白(a)[ Lp(a)] 增高也可能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的正常值范圍為3.4 毫摩/升以下,理想水平為2.6 毫摩/升以下。對血脂異;颊叨,LDL- C控制目標根據目標人群的心血管危險分層制定!吨袊扇搜惓7乐沃改希2016 年修訂版)》明確指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極高危人群”,LDL- C控制目標為<1.8 毫摩/升;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LDL- C控制目標為< 2.6 毫摩/升 ;中危、低危人群LDL- C控制目標為<3.4 毫摩/升。
04
密碼四:5.6
“5.6”代表空腹血糖應控制在 5.6 毫摩/升以下。
糖尿病是最早被公認的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發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且發病年齡提前,病變進展迅速北京醫苑堂仙草百痛康,病情也較重。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癥或高膽固醇血癥,若再伴有高血壓,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糖尿病患者還常有凝血因子Ⅷ增高、血小板功能增強,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導致動脈管腔閉塞。近年來的研究認為,胰島素抵抗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為:空腹血糖≥ 7.0 毫摩/升或任意時間血糖≥11.1 毫摩/升, 抑或糖化血紅蛋白≥ 6.5%。從正常葡萄糖耐量發展為糖尿病會經歷一個階段――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調節受損(I FG)、糖耐量減低(IGT),以及IFG和IGT并存的狀態,統稱為葡萄糖調節受損(IG R)。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處于這一階段的人群,在未來數年內可能發展為糖尿病,要是能在這一階段進行某些干預,則可以逆轉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空腹血糖大于 5.6 毫摩/升是一個很好的預警指標,有助于早期發現糖尿病前期人群,提早進行干預。
05
密碼五:24
“24”代表體質指數(BMI)要低于 24 kg/m?2;,避免超重和肥胖,保護心臟健康。肥胖也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肥胖者血漿甘油三酯及膽固醇水平增高,常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保持正常體重, 避免超重和肥胖是維護心臟健康的重要措施。體質指數
。˙MI)是目前最常用的判定肥胖的指標。BMI<18.5kg/m?2;為體重過低;BMI介于18.5~23.9kg/m?2; 為體重正常;BMI介于24.0~ 27.9kg/m?2; 為超重;BMI≥28 kg/m?2; 為肥胖。
06
密碼六:0
“0”代表“不吸煙”。吸煙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不吸煙或戒煙對心臟健康有益。
統計資料顯示,由吸煙引起的主要死因為心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男性多于女性。煙草通過使動脈壁產生結構損傷,導致人類血管老化過程提前 10 年。冠狀動脈對煙草中的所有成分均很敏感。煙草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氧耗量增加,這對已患有冠狀動脈狹窄仙草百痛康正品旗艦店的患者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煙草中的一氧化碳會阻礙氧氣輸送和利用,加重心肌細胞缺氧,誘發心絞痛、心梗,甚至猝死。此外, 吸煙還會影響冠心病治療藥物的療效。
對健康人來說,戒煙能降低血壓和血膽固醇水平,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降低高血壓、血脂異常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對冠心病患者而言,戒煙不僅可以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血管事件(如心絞痛、心梗和猝死)的發生風險,還可以提高治療藥物的療效。
關愛心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心臟要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礎
要遏制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態勢、積極應對心血管病對人類健康的巨大挑戰,努力提高醫療救治水平是一方面,更重要且更有效的措施是,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導致心血管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也有行為方式因素。
研究表明,導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家族史、高膽固醇血癥、吸煙(包括被動吸煙)、糖尿病、高血壓、腹型肥胖、缺乏運動、飲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緊張。除前 4 種危險因素無法改變外,其余 8 種危險因素均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都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加以改善和控制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堅持合理膳食,經常運動, 保持理想體重,不吸煙,少飲酒,控制好血壓、血糖和血脂,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保護心臟,擁抱健康!
本文轉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原文轉自:本文摘自《大眾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