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成都也下雪了,你看到了嗎?
發布時間:2022-10-17 14:26:28
9月29日,在阿壩州小金縣窩底鄉小學校長的幫助下,最后一批400余斤花椒,通過物流的方式,從小金縣運輸到成都,前后認購的1300余北京醫苑堂仙草百痛康斤花椒,順利送到每一個愛心人士、企業。
原來,七年前,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務中心開始資助小金縣窩底鄉11名困難家庭學生。四年前,志愿者們了解到花椒銷售是當地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因為山高路遠和其他因素,少有收購商前往收購,也因為物流成本的因素,會將價格壓得較低。對于本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困難家庭,銷售就更難了。
因此,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通過“以購代助”的方式,你三斤我五斤,接龍認購資助困難學生家庭的花椒,實實在在地幫助這些困難家庭增收。
“只要繼續讀書 我們就資助”
今年,已經是第7年,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前往小金縣窩底鄉,給受資助的孩子送助學金。
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務中心理事、賑災救助部長,新津片區主任肖建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2016年,新津區(原新津縣)開始對口支援阿壩州小金縣,通過對口支援工作隊,四川益路同行作為公益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蟻膠囊北京醫苑堂組織,前往小金縣幫扶經濟困難的家庭。
▲小金縣受資助的孩子們
“兩天實地走訪了四五十個家庭,最后有11個符合我們資助條件。”肖建軍解釋說,窩底鄉較偏遠,當時也是小金縣最為貧困的鄉鎮之一,入選幫扶對象的學生家庭,要么是單親家庭,要么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或者家庭成員因病喪失了主要勞動力等等。
四川益路同行通過“成長1+1”項目,通過11個熱心志愿者家庭,以“家庭補助”的形式每年為孩子們發放資助金,用以支持孩子們持續上學讀書,“一對一幫扶。”肖建軍說,小學生家庭,每年資助1650元,初中生家庭,每年2750元,高中生家庭每年3850元。“只要他們還在讀書,我們就資助。”
窩底鄉小學校長楊華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四川益路同行的志愿者資助的幾乎都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每年至少要來一次,也捐贈了不少學習用品、書籍、衣物等。“(受資助的學生)現在還有一個在讀六年級,其他的都升上初中、高中(職高)。”楊華富說,如今,還有9名學生,持續接受資助。
▲志愿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蟻膠囊者前往小金縣運回認購花椒
幫助銷售花椒補貼家庭,每家多賣一兩千元
在資助家庭困難學生時,志愿者們了解到,窩底鄉盛產花椒,也是當地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山高路遠,運輸成本太高,許多收購商不愿意前往,即使有收購商,價格也壓得比較低。
窩底鄉是小金縣最偏遠的鄉鎮,前往窩底鄉要經過海拔4916米的大洼梁子,山高坡陡,交通狀況也不好,9月,高山上已經開始下雪。“走大洼梁子翻山,有60多公里,路很不好走。”楊華富說,如果繞行甘孜州丹巴縣,則有100多公里。對于收購商來說,運輸成本高,因此農民的花椒也賣不起價。
“我們就在志愿者群里號召大家認購花椒,幫助他們打開銷路。”肖建軍說,認購對象,就是四川益路同行資助的困難家庭,每年前往小金縣送助學金時,再由志愿者集中運輸回來。
今年8月底,計劃在9月前往小金縣送助學金的肖建軍發出來新一年的認購號召,“我要3斤。”“我要10斤。”志愿者群里接龍、私信轉發,不僅僅是益路同行各個片區的志愿者,一些愛心企業也加入了認購隊伍。很快就收到了1000多斤的認購清單。
▲志愿者前往小金縣運回認購花椒
9月22日,肖建軍和志愿者張鑫、龐琨、田鷚,開上一輛皮卡車前往阿壩州小金縣,為就讀于阿壩州小金縣美興中學、小金中學和窩底鄉小學的6名孩子送去了助學金,返程時,卡車上裝滿了800斤花椒。
“去之前,通過校長通知,讓那些受資助困難家庭的家長把花椒送到學校來,少的50斤,多的100斤。”肖建軍說,今年的采購價格為60元一斤,略高于商販的采購價。“(當地)采購價每斤三四十元。”楊華富校長說,這樣一來,這些家庭每年銷售花椒的收入,比賣給商販多出一兩千元。
“因為我們認購的花椒,運輸的費用、包裝費用,包括人力成本,都由志愿者們AA制支付。”肖建軍說,同品質的花椒市場單價在80元到100元,這種認購方式,既能讓困難家庭得到幫助,購買花椒的熱心人士也享受到了實惠。
因為今年前往小金縣時,高山仙草百痛康北京醫苑堂上已經開始降雪,皮卡車只能運輸800斤花椒,“其余的,請校長幫忙送到縣城,再通過物流的方式運回來,物流費也是我們志愿者承擔。”肖建軍說,9月27日,最后的400余斤花椒送到成都,現在已經分發完畢。
因為有3名受資助學生已經分別到成都龍泉驛區、都江堰和眉山仁壽的學校就讀,這個國慶假期,肖建軍打算去學校看看孩子們,把今年的助學金送到他們手里。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受訪者供圖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