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威風凜凜。連續的陰沉天氣,絲毫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雖然節令已近八九,已到“雨水”。
春天的第二個標志日,一個大大的降溫。卻想著出去轉了。七號在瘦西湖“湖上梅林”看梅,開花的不多。過了十來天,花盛開了沒有?這次,去蜀崗西峰吧。那里的梅林,曾經給過我絕大的驚喜。
梅林花盛開
距離上一次,五年。此前最后一次登上蜀崗西峰看梅花,是一七年二月三號下午。那年不是寒冬,勝似寒冬。那股冷,至今沒有消融。那次的花很美,心情很不美。
五年,果然物是人非。梅花林的花兒,高大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五年,于樹木而言,不短。對人來說,連一段記憶都未能抹去。
對著高大的梅花林中盛開的梅花,手機舉得再高,也不能拍到最佳的花容。記得一條小路對面,都是桃花。這次卻發現,大半種了梅花。是桃花疏于管理,薄命了?新的梅花還沒有成林,開出的花,倒是一點不遜色。似乎是差不多品種,紅梅!
紅梅色艷花嬌,顏色純正。記得專門借過有關梅花的書回來看過,希望能認清不同的品種。幾年過去,全部還給了作者。能記住的只剩下紅梅、宮粉梅、綠萼梅幾種。高大的梅林,品種大體是宮粉梅。兩邊都有綠萼,剛剛冒出綠寶石一樣的苞苞。
難得一見根部花
在所有的梅花中,我最喜歡綠萼。或許因為少,或許因為低調,不在眾花盛開的時候,奪人眼球。每次看梅花,眼神在綠萼上轉了又轉,鼻子往樹枝前湊了又湊。梅花的氣息,已經夠銷魂。綠萼,銷魂處又添離魂!
有一棵梅花樹根處,圍了一圈花蕊花瓣。梅花是一種向上發展或橫向發展的植物,根部鮮少見到花兒。游人的目光也是,很少能注意到樹根處開的花。看到這棵樹根部的花,太驚喜了。是什么樣的思維,給了這棵樹靈感,讓它做出常樹不敢想不會干的事兒?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雖然溫度很低,地氣中,春氣大概起了。由根部的花,眼睛注意到了地面。梅林的地面,熱鬧極了。本以為都是鶯還未飛草已長的青草,定睛一看,不是啊。
細小的植物,一種種從地底往外冒。除了揚州人極喜歡的薺菜,在綠色的葉子上標注了野生特有的鐵銹色之外,車前草居然有很多可見。相比春意濃郁時的車前草,春寒里的它們,緊貼地面趴著。每一片葉子緊緊抱著大地,仿佛依偎在母親懷抱一般。
開藍花的婆婆納
婆婆納,真的要用心尋找。找了會發現,其實有了很多。一嘟嚕一嘟嚕的婆婆納,圓圓的小葉子團團長在一起,像佛像抱團取暖。不知道一段時間后,它們會開出藍色還是粉色、白色的花?小花像星星點燈一樣,裝扮了大地。
與婆婆納相似的另一種植物,則是一叢一叢以家族形式居住在一起。這種三葉草花開以后,有紅色白色兩種花。以花的顏色命名,它們叫了“白花車軸草”或“紅花車軸草”。車軸草的葉子中間,有一圈白色。三瓣葉子合起來束成一柄,高高舉起。有人說,誰能找到四瓣車軸草的葉子,就是找到了幸運。
我找到過,不止一次找到過。可是,傳說不過是傳說。好像還有一葉被我保存了很長時間。當幸福幸運離我而去以后,我狠狠地扔掉了那個葉瓣。不過,能找到四瓣葉,真的不容易。我看過一篇文章,有一位植物學教授,找了一輩子也沒找到過一次。
四葉的白花車軸草
酢漿草也是。酢漿草的三瓣葉子,每一瓣正中,有個裂隙。三瓣合成一片完整的葉瓣,看上去六瓣一樣。蜀崗西峰上,酢漿草也有,小葉兒更細更小,稍不注意便滑過去了。酢漿草,還有三葉草的別名。
繁縷是又一種。這種草,農村最常見不過,雜草一種。其實 ,繁縷和車前草一樣,都是功效不錯的草藥,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話說回來,在中醫眼中,什么植物沒用?中醫的神奇也在于此,完全符合萬事萬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一陣音樂傳了過來。起身看,花叢中,一群女子正在做跳舞前的準備。低頭看草,不如抬頭看花,更不如去欣賞美女。
第一叢迎春花
小心思一動,便從花叢中慢慢溜達,悄悄往音樂聲處移動。這年頭,拍視頻的無處不在,這群舞動的美女們,一定會有裝備和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