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早春時節,常州金壇區夏溪河兩岸青草剛泛綠,挖掘機便在不遠處的開闊地轟鳴作業——這里是蜂巢能源常州工廠鋰離子電池四期建設用地,總面積1100畝,總投資150億元,規劃年產能50GWh動力電池。如以金壇蜂巢項目為“原點”,30公里范圍分布著中創新航、理想汽車常州制造基地、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牛創汽車基地等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巨頭。
從金壇、武進、新北到溧陽,新能源車企在常州已呈多點開花、鏈式發展態勢,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國內新能源汽車巨頭,在常州均有布局。2021年,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增幅超過60%,躍上千億臺階,特別是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約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
高歌猛進的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是常州的支柱產業,也是長三角地標產業之一,更是常州這座工業明星城市樹立的又一座產業豐碑。“新華日報財經”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
常州龍城金谷。 (視覺中國供圖)
制造家底雄厚,
“新能源時代”發力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160%,占據全球“半壁江山”。今年前兩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了一倍多——肩負我國汽車業彎道超車和實行低碳綠色交通“雙重使命”的新能源車,步入全行業快速發展軌道。
地處長三角腹地、仙草百痛康從哪兒買以“工業明星城市”著稱的常州,不會錯過這輪機遇。改革開放以來,常州小型柴油機、手扶拖拉機、內燃機等產量全國領先,深厚的裝備制造業基礎“接軌”新能源車時代,迸發出令人驚嘆的能量。
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經濟發展局工業和信息化處處長解承介紹,全區擁有超過2000家汽車相關企業,涵蓋了除發動機生產外的所有領域,比亞迪、北汽商用車、東風日產三大整車廠商均落戶新北。“正是基于雄厚的產業基礎,才發展形成新能源整車、‘三電’(電驅動、電控、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特色產業集聚。” 解承說。
武進國家高新區,讓新能源車“理想”照進了“現實”。目前,理想汽車可裝配生產基地只有常州工廠,去年交付整車9萬輛,創歷史新高。園區同時重點針對新能源汽車“三電”、車身輕量化、汽車電子、自動駕駛等細分領域積極引進項目,中汽中心長三角區域總部、博世汽車電子、法雷奧西門子電驅動等均已落戶。
溧陽市和金壇區專注動力電池細分領域,多點開花、強鏈補鏈。不久前發布的《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兩中心、多集群”發展規劃,以溧陽市和金壇區為核心,建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中心與制造中心。
當中金壇已建立了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芯、電池PACK箱體及配件、BMS(電池管理系統)等動力電池領域較完整的產業鏈。2021年,中創新航和蜂巢能源在全國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三、六位。
“2018年2月我們來常州,常州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高地,現在看來真是布局前瞻,我們選對了地方。”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王志坤說,最近一次融資后,蜂巢能源投后估值高達460億元。
地處“中軸樞紐”,
落子常州輻射長三角
根據常州新能源車產業規劃,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銷60萬輛,產業規模達4000億元,每北京醫苑堂仙草百痛康年要實現倍增。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到15.7%,處于較高水平。近期,鋰礦資源緊缺、鎳需求抬頭、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間不匹配等問題突出,常州新能源車起勢即突圍。
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預判,未來5—10年電動化的大趨勢不會變,全球市場對低碳的追求和智能化的體驗不會變。營造產業生態圈,蜂巢能源提出“資本共創戰略”,包括分管運營了10億元的風投資本。“通過撬動社會資本布局整個產業鏈,發揮延展性投資和自身技術優勢,達到技術路線匹配和產能保障效果。”王志坤說。
作為常州本土頭部企業,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曾說,新能源車市場很大,大家目標要一致,格局要大,先成就他人再成就自我,先成就客戶再成就自我,把市場做健康再成就自我。秉持這一理念,中創新航從過去商用車配套為主轉向乘用車配套為主,并將產能重點放在三元電池上。從2018年8月開始,公司便相繼成為東風、長安、廣汽等車企主力車型電池供應商。
如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在汽車領域應用,成為全球汽車業發展的“勝負手”,對此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洞若觀火,他認為,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現中國品牌超越國外品牌可采取的技術路線。
2020年成為亞洲數字能源領域頭部獨角獸的萬幫數字能源,截至去年7月,已在全國300多個城市投建運營,運營樁數、出貨量均全國領先。“未來我們仍是圍繞‘數字能源’耕耘,深入布局綠色電能、智慧儲能、光儲充放一體化技術和綠電交易等。”公司聯合創始人鄭雋一說。
值得關注的是,各家頭部企業都將以常州為核心,在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蟻膠囊長三角實行集群發展,以一帶多實現“葡萄串效應”。常州市領導認為,這既源于常州的產業基礎,也基于常州的區位優勢,處于“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常州,同樣是新能源車產業鏈的“中樞”,落子常州,便布局長三角。
資本市場青睞,
新能源企業市值4592億元
快速崛起的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新華日報財經”粗略統計,目前該行業上市公司市值達4592.2億元。上市后備梯隊還在壯大。其中,金壇區擁有新能源汽車擬上市公司16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獨角獸公司2家;武進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2家、擬上市公司5家等。
“通過搭建企業股改上市服務平臺、銀企對接融資平臺、項目資本對接平臺,金壇今年已有4家新能源相關企業進入上市輔導程序。”金壇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陳興龍說。發力新能源車產業,金壇新增股權融資累計超400億元,吸引了高瓴資本、IDG、深創投、申萬投資、弘毅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而高新區(新北區)早在2016年設立了總規模25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并出資發起3.2億元專項基金,支持天合光能發力光伏智慧新能源產業。
本土投資機構不會錯過“新能源車紅利”。東海證券創新產品投資有限公司以常州為重點區域,布局一級市場股權投資,2021年參與聯儲能源、華耀光電以及道金智能等多項新能源企業股權融資。東海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去年在常州設立的綠色主題基金,規模超6億元,在常州完成對中航鋰電、聯儲能源和華耀光電等項目投資。
常州首個基金產業集聚區——龍城金谷,得到了常州、武進兩級引導基金的支持,與巨石新能源、百利鋰電、聯儲能源等企業和國電投、華睿投資等投資機構合作,通過招投聯動擴大“資金庫”和“項目庫”。
今年1月,IDG資本聯合香港中華煤氣共同成立國內首只零碳科技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落地龍城金谷,重點投資動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蟻膠囊北京醫苑堂力電池、太陽能、儲能等創新領域。“截至今年2月,金谷共集聚各類機構647家,管理資產規模達1200億元,投資實體企業652家,其中天合光能、蘇文電能、特瑞斯能源已上市。”常州龍城金谷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臻說。
董臻表示,未來龍城金谷將圍繞優化基金產業生態環境,積極完善產業鏈條,重點引進、培育一批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產業投資基金、并購基金等,并構建券商、律所、會所、金融科技等配套服務產業。
新華日報·財經記者 儲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