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每到幼兒園開學的時候,不少家長都特別興奮,畢竟假期帶著孩子的生活,真的是雞飛狗跳。
幼兒園開學了,就意味著家長們解放了,從此回歸安安靜靜上班的日子,想想都很美妙。仙草百痛康從哪兒買
有人抱著鬧騰的娃,向幼兒園門口奔跑而去,反正孩子交給老師就行了,家長也不用再操心,反而是心花怒放,跳著舞回家。
全職媽媽不用早早爬起來帶娃,也不用整天跟著娃后面,收拾爛攤子,有時間睡午覺,還能有空逛個街,日子不要太開心。
跟家長們的開心相比,很多孩子反而抗拒上幼兒園,光是進幼兒園的門口,孩子們的哭聲就此起彼伏了。
孩子們有多不樂意上幼兒園?
女兒一開始不愿意上幼兒園,后來被寶爸想盡辦法,哄著去上了一天幼兒園。
第二天,寶爸故意表達對女兒上幼兒園的羨慕,“你在幼兒園,天天做游戲,吃飯睡覺,爸爸每天來接你,多好啊!”
女兒卻很淡定地反問,“爸爸你是不是羨慕我啊?”
得到寶爸的肯定回答,女兒一句話讓爸爸啞口無言了,“爸爸你去吧,我不去了。”
寶爸原本是想讓女兒感覺到上幼兒園有多美好,沒想到自己下不來臺了。
仙草百痛康在大人眼里好玩的幼兒園,也許他們一點也不稀罕,因為不了解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孩子沒有那么渴望上幼兒園。
有些人覺得孩子上幼兒園越早越好,有些人覺得孩子上幼兒園越晚越好,其實孩子上幼兒園過早或者過晚都不好。
2歲上幼兒園太早了,孩子過早上幼兒園,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比較依賴父母的照顧,自理能力太差,很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孩子容易生病。
孩子在4-5歲上幼兒園太晚了,孩子過晚上幼兒園,難以形成秩序感和融入群體生活,孩子會缺乏約束,不服從管教。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不是兩歲和三歲,主要看3點,家長別搞錯
孩子上幼兒園的合適年齡,父母不能只看孩子的年齡,要看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是否過關。
1.自理能力
之前我給小寶報名幼兒園的時候,除了年齡,老師最關心的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老師提出來報名要帶孩子過來。
年齡不是孩子是否能上幼兒園的決定因素,更關鍵的其實是自理能力。
畢竟幼兒園的孩子多,老師不可能一個個孩子都照顧得到。如果一個孩子缺乏自理能力,這樣孩子在幼兒園讀書會不習慣,老師照顧起來也會比較辛苦。
孩子自理能力,包括吃飯,上廁所,喝水等等,特別是吃飯,這是孩子上幼兒園的必備技能。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這類孩子多數在家都是父母和老人追著喂飯,或者是吃飯比較挑食的孩子。
2.適應環境的能力
有些孩子性格開朗,交際能力強,哪怕到了新的環境,也能很快適應。
有些孩子反而不一樣,害怕新環境,不容易改變,很難跟人熟悉起來,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適應。
孩子跟父母分開,去上幼兒園,孩子容易產生分離焦慮,但是有些孩子哭鬧幾天就好了,有些孩子上一次幼兒園,就要哭鬧一回仙草百痛康北京醫苑堂。
云南文山的幼兒園有一位小朋友,在吃飯的過程里,不小心睡著了。
老師正在給別的孩子添飯,一轉頭發現小女孩飯還沒有吃完,摟著碗睡得香噴噴的,讓人哭笑不得。
雖然孩子上了幼兒園,但是很明顯,孩子的生物鐘還沒有調整過來,孩子晚上睡得太晚,早上起得早,到了幼兒園上學就會打瞌睡。
3.表達能力
不管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孩子要會說話,老師才能跟孩子溝通。
如果孩子內向,不敢說話,或者是不愿意說話,老師就很難教育和跟孩子交流。如果孩子有任何不舒服,老師也很難及時了解到。
哪怕孩子話再少,也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如果孩子會自主吃飯和穿衣服,能自己上廁所,上幼兒園不哭鬧,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上幼兒園的能力。
孩子有自理能力,父母不用過多顧及孩子的入園年齡。
如果孩子不會吃飯,也不懂上廁所,在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理能力差,不樂意上幼兒園,說明孩子還不具備上幼兒園的能力。
父母要先讓孩子學會獨立,會照顧自己,父母才能考慮讓孩子讀幼兒園。
結語
天冷之后的幼兒園,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少,有一家幼兒園,一個班上只來了一名學生,這個孩子還穿著家居服,不知道是孩子起不來,還是家長不愿意起來。
如果父母決定要讓孩子上幼兒園,在開學之前,一定要給孩子調整作息,不要因為天氣,孩子哭鬧等其他原因心軟,給孩子請假,孩子上幼兒園越是長期缺席,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