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國體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體育用品行業駛入良性發展軌道,如今已成為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行業。
義烏市作為制造業強市緊抓這一經濟增長點,成為我國不可或缺的體育用品生產和銷售基地之一。
后疫情時代,人們的健康觀念逐漸改變,全民健身成為趨勢,體育用品行業迎來一波增長熱潮。
面對疫情這把“雙刃劍”,本文將以義烏體育用品行業應當如何抓住機遇,逆勢而上為主要課題,通過對體育用品行業的現狀分析、發展趨勢及發展對策分析三個維度進行探討,探索義烏市場體育用品行業新的發展路徑。
一、體育用品行業現狀分析
。ㄒ唬┲袊w育用品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四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制造國家,產品種類繁多,相關產品暢銷全球。
隨著奧運會、世界杯等體育賽事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開展,體育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而體育用品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在經歷了2010年-2019年這“新黃金十年”的發展周期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地停工停產,體育用品零售批發端以及制造業均遭遇低谷,但扛過疫情沖擊后,人們的健身意識快速提升,催生出“大眾健身”、“全民運動”等理念,衍生出戶外運動、家庭健身等多樣化健身場景。
根據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發布的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1-3月,體育用品制造業營業收入213.6億元,同比下降16.4%。2020年1-12月,全國體育用品行業營業收入1340.3億元,同比增長8.0%。
可見,隨著下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居民體育鍛煉逐步恢復,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營收隨之出現反彈,2020年全年營收較上年有所上漲。
2021年體育用品行業經過存貨堆積并消化的過程后,我國體育用品仙草百痛康正品旗艦店行業市場供需情況基本處于平衡狀態,全年營收收入達到1345.98億元。
近年來,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我國先后出臺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為未來五年全民健身戰略指明新的發展方向。
《計劃》明確提出了未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營業收入將達1390.85億元。
。ǘ┝x烏市場體育用品行業現狀分析
義烏體育用品行業位于國際商貿城三區市場,目前,義烏作為省內重要體育用品生產和銷售基地之一,截止到2022年9月,場內共計擁有標準商位500余間,經營主體600余家,經營面積達2萬平方米,主要經營球類球拍、體育器材及配件、訓練健身器材、運動防護用具和其他體育用品。
產品遠銷至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外向度達到70%以上,主要集中于中東、非洲、東南亞、歐美、韓國、日本等市場。
義烏市場體育用品行業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義烏體育用品行業主要以代理銷售為主,從事體育用品生產制造的企業很少;
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世紀末期的發展壯大階段。這一時期義烏體育用品行業轉變為自產自銷的“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
第三階段是從21世紀初至今的做大做強階段。依托聞名世界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為平臺,體育用品行業不斷發展,更多經營戶轉型從事體育用品生產,義烏體育用品行業制造企業的增多和體育用品市場的成長使得行業發展呈現“集聚效應”。
二、義烏市場體育用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近些年來,從線上到線下、從戶外運動到室內健身、從成年人到青少年,人們的運動方式隨著疫情管控和潮流趨勢的變化而隨仙草百痛康北京醫苑堂之變化,但不變的是健身需求、體育消費愈發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根據《2022年大眾健身行為與消費研究報告》調研顯示,2022年每周鍛煉1-2次及以上的運動人群合計占比為98%,與2021年相比有小幅上漲。
在此背景下,義烏市場體育用品行業競爭仍十分激烈,行業入圍標準增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給義烏制造企業帶來巨大的升級挑戰,因此,義烏體育用品行業亟需跟緊市場風向,找尋新的發展對策。
1.國潮——國貨崛起必將勢不可擋
疫情造成國外供應鏈斷裂,加之“新疆棉”事件影響,國產品牌便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從低端產品演變至中高端產品,“國產”不再是劣質標簽。
同時,日漸成為消費主力的Z世代消費者追求個性、新潮的設計,在這一消費觀念下,體育用品行業將注入更多動力去探索國風文化,不斷開發“國潮”新品,以此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
2.品牌——產品融合新興潮流解讀
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后,體育用品的運動屬性和時尚屬性便不可缺少。
隨著消費者觀念的改變,對體育用品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今,對產品的選擇標準不再止步于物美價廉和結實耐用,而是新穎、個性、有科技含量,其產品附加的品牌價值也顯得尤為重要。
3.戶外——小眾運動備受消費者歡迎
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重新回到戶外,他們的娛樂不再局限于劇本殺和密室逃脫,釣魚、飛盤、旗式足球、棒球、陸地沖浪等小眾運動也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這一趨勢在未來或許會退去,但仍會積累一批穩定的消費者,他們必然會定期投入設備和物資消耗的消費。
4.賽事——體育賽事熱拉動消費增長
義烏制造從未缺席世界大事,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也不例外,據統計,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有300萬對啦啦棒、30多萬球迷扇、20多萬手搖旗子、20多萬頂帽子從中國發貨,今年世界杯相關體育用品訂單量依舊火爆,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此外,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冰雪消費熱出現爆發式增長,進而帶動整個冰雪設施裝備市場規模的激增。
從去年“雙11”數據中,便可見一斑,京東滑雪品類自營訂單量同比增長10倍,天貓平臺滑雪裝備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40%。
5.?居家——疫情催化健身呈線上趨勢
從4月份劉畊宏因居家直播出圈,再到5月份帕梅拉高強度挑戰直播火爆,以及618健身鏡等健身硬件大賣,新的線上體育消費逐漸成型。
后疫情時代,居家健身場景逐漸成為主流,抖音、快手、B站等互聯網視頻平臺的興起加快了健身話題視頻傳播的速度,我國健身行業線上化趨勢增強。
京東數據顯示,家庭健身器材在今年618期間整體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100%。其中家庭單雙杠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405%,杠鈴成交額同比增長140%,智能健身鏡成交額同比增長300%。
6.?青少年——低齡消費即將“異軍突起”
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青少年體育運動的持續火熱,給體育用品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與機遇。
在體教融合和學校體育相關政策的驅動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態勢必將進入“快車道”發展——青少年運動興趣和體育消費習慣的養成,預計將使體育產業的體量得到規模倍增的擴容,符合青少年使用的運動器材將不斷迭代。
三、義烏市場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對策
。ㄒ唬┡嘤龂鴥茸灾髌放,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目前,義烏只有一部分龍頭企業擁有自主品牌,但這些自主品牌知名度并不高,根本無法和國內同類型著名名牌相比較,更別說國際品牌,而且許多小規模企業仍在模仿制造或貼牌代工。
面對國潮崛起機遇的主動求變,一些具有較大潛力的義烏體育用品企業應當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出屬于自身特色的體育品牌,以科技創新、設計賦能為主導,抓住國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注重將高質量發展與時代潮風向有機結合,生產出高品質、高性價、時尚個性的國貨。
。ǘ淞⒕上營銷觀念,健全網絡銷售模式
在過去,大眾的體育用品消費,往往是線上實體店試用后購買,而現在隨著直播的流行,人們通過線上了解產品的功能信息,再下單購買。
義烏體育用品行業的線上營銷觀念樹立的較早,線上仙草百痛康官網正品保障市場已經成為該行業新的經濟增長極。
基于此類現狀,在“劉畊宏健身潮”、“帕梅拉挑戰”等影響下,義烏體育用品經營戶應當更好適應體育用品消費文化的變革,培養“網感”,通過私域流量變現、直播賣貨、網紅帶貨等嘗試,以健全網絡營銷模式,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電商平臺。
。ㄈ⿵娀瘮底仲x能,提升市場前瞻意識
當前奧運會、世界杯等體育賽事均成行業經濟增長點,在賽事開展之前即可預測其對行業帶來的推動作用,以及即將到來的杭州亞運會對行業帶來什么影響也值得深思,因此經營戶們理應提升市場前瞻性的發展意識。
此外,在“互聯網+”背景下,義烏體育用品行業應當強化數字賦能,以大數據采集和分析為支撐,幫助自身品牌完善用戶畫像,精準了解消費者的喜好與習慣,迎合大眾消費者需求,生產制造出符合市場潮流風向的產品。
(四)提高宣傳策劃能力,推動產業向服務業轉變
義烏體育用品大部分企業是以“賣產品”為主,最終結果便是“價格戰”,但Z時代的到來,“賣服務”也是銷售的核心。
義烏體育用品行業應當推動體育制造業加快向服務業延伸,研發家庭化、智能化運動裝備,鼓勵以消費者需求差異化、個性化為導向的服務型制造。
此外,體育用品行業內同質化產品較多,企業經營模式相互模仿,大多品牌知名度不高,想要使得某產品成為品牌,通過宣傳策劃創造知名度是必不可少的,不限于投放廣告、直播帶貨、展位推廣等宣傳手段。
四、結束語
隨著亞健康問題的突顯和全民運動理念的普及,居民健身意識必然將逐漸增強,從而加強體育鍛煉,大眾體育消費是大勢所趨,體育用品行業前景廣闊、潛力無限。
在如今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風險與機遇并存,義烏體育用品行業以固有的營銷模式為基礎,加之能靈活適應并大膽順應運動消費新趨勢的話,必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