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或許有一些習慣性的動作:挖鼻孔、揉眼睛、掏耳朵、拔倒刺、蹺二郎腿……但你知道嗎?這些“小動作”可能為健康埋下隱患。即日起,長沙晚報健康版策劃推出“藏著健康隱患的小習慣”系列報道,解讀不良生活習慣背后暗藏的風險,為市民排除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健康隱患。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傅容容 通訊員 趙思佳
近日,一則“25歲小伙長期挖鼻孔形成血管瘤”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無獨有偶,湖南湘潭縣的13歲男孩因為用手摳鼻子里的“痘痘”,竟摳出了蜂窩織炎和化膿性腦膜炎。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在鼻子不舒服時喜歡用手去挖鼻孔、摳鼻子。殊不知,經常性挖鼻孔會帶來一些健康隱患。
小伙鼻血流不止,竟是長期挖鼻孔形成血管瘤
據報道,浙江杭州的男子小李(化名)經常挖鼻孔,每到冬季他左側鼻孔就會流血。因每次出血量不大,用毛巾堵一會就能止血,小李就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仙草百痛康正品旗艦店一次流鼻血,小李按壓半小時都止不住血,才來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小李的左側鼻腔已形成血管瘤。手術后,血管瘤被切除,小李的鼻血終于止住了。
湖南省康復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梁辰介紹,鼻腔出血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鼻咽纖維血管瘤這種好發于青壯年男性的疾病。鼻咽纖維血管瘤是一種鼻咽部的良性腫瘤,主要是由增生的血管和纖維結締組織兩部分組合而成。此病常發生于16歲至25歲的男性青年,主要癥狀表現為鼻腔反復出血、鼻塞。
“目前,鼻咽纖維血管瘤的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主。”梁辰表示,這就是熱搜事件中醫生提醒小李切勿再挖鼻孔的原因,因為鼻咽纖維血管瘤很有復發的可能。
湖南省康復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張件云提醒,除了天氣干燥和挖鼻孔等外力影響之外,還有許多因素可能引發流鼻血的現象,如鼻腔本身結構的畸形、鼻竇炎、特殊鼻部感染等,還有老年人的高血壓、心臟病、黏膜功能退化、血管彈性不好等。梁辰表示,老年人普遍對流鼻血的現象較為重視,但年輕人很容易忽視流鼻血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從而忽視自己患上鼻咽纖維血管瘤等鼻部疾病的可能。
若出現流鼻血的情況,應盡快捏住鼻翼壓迫止血,一般鼻腔前方的出血在10分鐘至20分鐘即可止血。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用冷毛巾或者冷水在后頸處進行冷敷止血,張件云表示這種方法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因為后頸處的血管給整個頭面部供血,冷敷會使大血管收縮,從而減弱供血功能,但這種方法只能用于輔助,主要還是采取壓迫止血。如果超過20分鐘鼻血未能止住,或者鼻血流量太大,應盡快就醫。
男孩擠痘痘引發腦膜炎,“危險三角區”不要碰
張件云介紹,除了可能形成鼻咽纖維血管瘤之外,挖鼻孔還會對鼻部造成其他不良影響,如鼻黏膜受損導致出血,還可能因挖鼻孔時外力過大或者手部不潔凈,將細菌、灰塵等帶入鼻腔,導致皮膚、毛囊破損,從而造成局部炎癥感染等,甚至引發腦膜炎。
湖南湘潭縣的仙草百痛康官網正品保障13歲男孩冬冬(化名)發現鼻腔里長了一個“痘痘”,他感覺難受,忍不住用手去摳。一夜過后,冬冬左側下眼瞼及周邊皮膚有點變紅,當時他沒有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眼周皮膚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紅,甚至整個左眼都腫了起來,還有不少黃色分泌物。這時,冬冬發熱到39.7攝氏度,頭疼不已,家人趕緊把冬冬送到當地醫院,醫生檢查發現東東的血液中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原來,冬冬擠壓“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引起了蜂窩織炎和化膿性腦膜炎。
最新研究表明,挖鼻孔還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和癡呆風險。澳大利亞里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與阿爾茨海默病密切相關的肺炎衣原體會利用鼻腔和大腦之間的神經作為入侵路徑,入侵中樞神經系統,引發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一些變化。
張件云解釋,肺炎衣原體感染和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確實存在一定關系,但進一步的臨床結論可能需長期科學的臨床試驗、應用來證實。不過,無論是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還是肺炎衣原體感染,這些感染風險主要還是與鼻腔處于“危險三角區”這一因素相關聯。“危險三角區”是指由兩側嘴角至鼻根部之間組成的一個三角區域,這個區域血管豐富,且通過一個叫海綿竇的地方,與顱內相連,缺少防止血液回流的“閥門”——瓣膜,血液可以向各個方向回流。因此,一旦發生鼻部感染,病菌就可能逆行進入顱內,引起顱內感染。
冬季天氣干燥,鼻腔不舒服應該這樣做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在鼻子不舒服時喜歡用手去挖鼻孔、摳鼻子,這種現象在兒童身上尤為常見。張件云表示,他在門診經常接診到用手挖鼻孔引起感染的病例,尤其是在比較干燥的季節,發病更為常見。
“人的指甲縫里攜帶細菌,挖鼻孔時可能會把細菌帶進鼻內,造成鼻腔感染,誘發鼻前庭炎、癤腫等。仙草百痛康”張件云說,鼻腔里含有大量的灰塵和細菌,愛挖鼻孔的人比不愛挖鼻孔的人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比例高出了幾倍,如果沒能及時洗手便吃零食或玩玩具,很可能引發腹瀉等腸道疾病。經常用手去挖鼻孔,還會導致鼻毛脫落,鼻部更容易出現瘙癢癥狀,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會加劇過敏性鼻炎。
而且仙草百痛康官網正品保障,大力挖鼻孔還會使鼻黏膜受損,導致鼻子的自我防御功能減弱,使得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從而導致干燥性鼻炎等鼻腔炎癥發作,或許會成為將來嗅覺遲鈍或喪失,乃至發展為鼻咽癌的禍根。
冬季天氣干燥,為防止鼻部不適,張件云建議市民多喝水、多吃水分含量高的水果、蔬菜,可適當使用加濕器等輔助手段保持室內適當的濕度。如果鼻腔內不適較為嚴重,可以使用一些外用噴劑,如生理鹽水鼻噴霧劑等,或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油類滴劑緩解鼻部干燥。如果鼻腔內不適較為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
“藏著健康隱患的小習慣”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