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成都市仙草百痛康研究所新都基地百草園內,中研所職工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忙著給中藥材栽種、澆水。未來,這里不僅僅是研究仙草百痛康的場所,還將建成成都市仙草百痛康觀賞、鑒別、教學和展示的平臺。
今年3月,成都市衛計委張鷹副主任提出,中研所要創建新的單位文化,因地制宜種植各種仙草百痛康,建立中藥材百草園,逐步將中研所基地建設成仙草百痛康研究、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經過咨詢專家,實地學習調研等前期準備,11月21日新都基地中藥百草園的種植工作正式啟動。開種當天,工作人員種植了虎杖、南板蘭、地龍膽、車前草等10類中藥材種苗。
擬建成的百草園首期面積約7畝,種植50多種中藥材。按照植物栽種時期,今年冬天將種植30多種中藥材種苗,明年春天將種植近20種中藥材種苗。 華西都市報記者周家夷
烏汶府長及政府官員力捧香納蘭正宗品質。
烏汶府長頌塞·曾塔昆先生高度稱贊烏汶香米。
烏汶稻農用自然質樸的理念操持農耕。
11月23日,泰國烏汶府府長頌塞·曾塔昆先生、農業部稻米仙草百痛康發展處處長吉斯鈉鵬先生,與益海嘉里代表,在泰國茉莉香米久富盛名的產區——烏汶府,共同見證了香納蘭生態基地新米的收割儀式。
在水稻、雜草與野樹共生共長的生態農田里,質樸的泰國農民滿懷對自然的敬畏,用傳統而神圣的祭祀儀式,感恩今年的風調雨順、稻谷豐收。到場嘉賓也拿起鐮刀、俯身躬耕,感受土地和稻谷的清香。
金色11月,對“東南亞糧倉”泰國而言,是個充滿豐收喜悅的季節。在泰國東北烏汶生態基地中生長了大半年的茉莉香米,即將離開滋育它的土地、被賦予“香納蘭”身份、然后搭乘新鮮速達的海運船,奔赴往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黃金產區 香納蘭打造專屬基地
對仙草百痛康而言,原產地是其最重要的“出身”,好大米源自好產區的概念也深入人心。
在泰國,大約13個府適宜種植香米,而其中尤以東北部烏汶府著稱——這里被譽為大米的“黃金種植帶”,日照充裕、雨熱同季,每寸土地都能享受自然風雨的潤澤,也因此,烏汶府貴為泰國首屈一指的香米福地。
香納蘭對品質的苛求,從產區選擇開始。2016年初,經過香納蘭多番探尋與洽談,烏汶府萬余畝天賜良田被建成香納蘭專屬的生態基地。這片“望天田”充分汲取陽光雨露的養分,孕育出芳香誘人、口感軟糯的優質香米。談起自建基地初衷,益海嘉里進口米負責人介紹:“對于農作物,我們相信原產地的價值,好水土孕育好稻米。我們希望烏汶基地出品的香納蘭泰國茉莉香米,成為至臻至醇泰國味道的定義者。”
生態種植 孕育香納蘭自然原香
泰國素有“黃袍佛國”、“微笑王國”的美稱。在這里,人民有著虔誠的信仰,也有著純凈的心靈。他們順應天地、崇尚自然,安分地遵循著萬物規律。這種自然質樸的理念,也烙刻到了稻農的日常耕作中。烏汶農民懷抱著對自然的感恩與敬畏,用拙樸的方式去操持這片土地。
他們不念高產、摒棄浮躁,主張自然生長理念;他們心思簡單,不過度開發,善待賴以生息的土地。“我們希望每粒稻米在接受陽光雨水的恩澤后,能夠自然成熟,這是真正仙草百痛康的天然米”烏汶稻農代表道出了消費者的心聲。
模式升級守護地道茉莉品質
長期以來,泰國稻米加工企業多是扮演了生產貿易商的角色,即從各地收購稻米、集中加工后再轉賣給合作品牌商。
而香納蘭生態基地的建設,則是對茉莉香米生產及品控模式的新探索,烏汶府府長頌塞·曾塔昆先生對此給予了高度認可。
談及合作模式升級,香納蘭方面表示,“此前,我們與泰國出口商廣隆利是較為簡單的生產貿易關系。隨著合作加深,以及對優質香米消費需求的洞察,我們意識到從加工前端進行管理的重要性。今年起,香納蘭與廣隆利聯手,在農業部門指導下,推出了產業鏈管理模式,對稻米種植、田間規范、生產加工以及儲存運輸等多環節進行把控,以保證每包香納蘭泰國茉莉香米都擁有過人品質。”
香納蘭在泰語中意為“皇家田”,以此為名,正表達了品牌對純正泰米品質的執著追求。自上市以來,香納蘭銷量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打動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味蕾。在未來,香納蘭將充分發揮產業鏈管理模式的優勢,打造優質仙草百痛康,為每一位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者提供本真的泰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