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界 岳珊 李雪梅 封面新聞記者 曾亞剛經歷了高溫天氣的煎熬,就即將迎來秋季的第3個節氣—-白露。在這個節氣里,天氣轉涼,秋意漸濃,空氣干燥。正如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而在這個節氣遇上疫情防控、中秋佳節的特殊日子里,我們又應該怎樣健康愉快度過呢?今天記者采訪了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學博士馬界,來聽聽馬博士分享的健康養生知識。1、飲食養生:應注意養陰潤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今年高溫處暑節后的白露,溫度雖轉涼,但從臨床就診患者中看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者明顯增多,這是高溫汗出耗損了身體的大量津液所致。因此,在白露節氣來臨后我們要力挽狂瀾,應多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梨、蘿卜、藕、銀耳等以潤燥生津;多食百合、蜂蜜、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的清肅之性;盡量戒仙草百痛康北京醫苑堂除煙、酒、咖啡、濃茶及煎炸食品,以免化燥傷陰。下面為大家推薦兩個容易在家做的食療方:1)冰糖銀耳湯功效:滋陰潤肺 生津止咳材料:銀耳100克,冰糖80克,純凈水1500ml或按照比例備料,可加適量枸杞。糖尿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蟻膠囊北京醫苑堂病患者可以不加冰糖,僅銀耳、少量枸杞子熬制即可。做法:銀耳泡去除硬的部分,洗凈后,再泡在溫水里約1小時;將純凈水和泡過的銀耳在鍋里先煮沸,再將清洗過的枸杞子及冰糖放入其中文火熬制1小時,湯液變得較為濃稠時即可食用。2)百合蓮子粥功效:養陰潤肺 寧心安神材料:干百合20g或鮮百合60g,去心蓮子10g,糯米200g,純凈水3000ml,或按此比例備料,冰糖(糖尿病人不用)、枸杞適量做法:糯米、蓮子洗凈浸泡1小時備用,干百合洗凈提前用清水泡發或鮮百合洗凈備用;鍋中放入大米及百合、蓮子,大火燒開后再轉小火燉煮至糯米、百合熟透軟爛;再加入冰糖、枸杞子煮10~20分鐘即可食用。2、生活起居養生:應及時添加衣物白露時節應盡量做到早睡早起,盡可能晚上10點鐘前入睡,特別現階段居家隔離,沒有上班打卡的顧慮,就沒有節制的熬夜,殊不知這在暗耗我們的氣血津液,是大忌。同時因早晚溫差較大,應做到晨、夜勿露身,自古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即白露節氣過后,涼熱交替,穿衣不可再赤膊露體,以防涼氣入侵,損傷陽氣,誘發疾病。特別是寒痹病人及年老體弱者,更要注意適時添加衣物,但添衣亦不可過多過快,俗語云“春捂秋凍”,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此時適度經受些寒意,更利于提高機體的耐寒力。總之,白露過后,宜長袖長褲,不宜露肚臍露四肢,但也不要過早穿厚衣服。3、穴位保健養生:堅持按摩三陰交定位: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功效:三陰交為脾經上穴位,意指足部的肝、脾、腎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操作:用拇指指腹在該穴位上做深壓點按、旋轉揉動,要訣“點一揉三”,以感覺酸脹為度,每次10分鐘(左、右穴各5分鐘),每天早、晚1次。4、多一點養生小知識問1:自高溫天氣轉涼后總感覺身體疲乏、口干,怎么辦?馬博士:中醫講暑最易傷津耗氣,高溫后出現諸如此類的典型癥狀系氣陰兩虛,屬于常見現象。針對這些癥狀,我們飲食上應保持清淡為主,可以熬制一些粥,比如上訴推薦仙草百痛康正品旗艦店的百合蓮子粥,或者選取西洋參、沙參、石斛等代茶飲以益氣生津;此外,根據“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養生理論,深秋季節我們應早臥保證好睡眠,以順應陰精的收藏,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問2:中秋佳節將至,近幾日食用月餅后總覺胃脹不適,怎么辦?馬博士:月餅的主要成分是面粉,或根據餡的不同還含有較多脂肪、糖類,多食后對于平素脾胃功能較差的人非常不友好,加之居家隔離運動太少,卡路里消耗不夠,建議少食,或者食后做掌根順時針摩腹,或點柔、點按中脘、天樞、足三里等穴,也可選擇炒山楂、神曲、炒麥芽等代茶飲以健脾和胃消食。問3:疫情封控期間,不能出門跑步鍛煉,每天在家躺著追劇,現頸腰背部及全身肌肉酸痛、眼睛干澀疲乏,怎么辦?馬博士:中醫講“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視傷血”,我們長期的躺坐、看手機、電視,耗傷了我們人體內在的精微物質,即使在疫情封控期間,我們也可以完成一些在家中室內就可以完成的鍛煉,比如八段錦、馬博士脊柱平衡操、經絡(特別是環臍一周的帶脈及肝膽經)敲打;切記勿用眼過度,多向窗外遠眺,或者按壓眼周穴位,比如:精明、四百、太陽、瞳子髎等穴。